教給大家一個檢驗輪胎是否老化的方法,找一根木棍用力敲打輪胎表面,如果發現橡膠失去彈力,則說明輪胎老化且橡膠硬化變質,這樣的輪胎很難抓地,需及時更換
用車過程中,輪胎可能會被異物扎到,也可能不小心蹭到馬路牙子,或者高速通過路面凹凸遭遇強烈撞擊,這些都可能會導致輪胎受損。輪胎受損的情況包括胎面裂縫、胎面鼓包、胎面橡膠缺失、胎側磨損嚴重或者不正常磨損等。如果輪胎被釘子等小物件扎到胎面,那可以修補后繼續上路,但是如果是胎側受損或者胎面的傷口太大,就一定要更換。至少一個月對輪胎進行一次外觀檢查。
一般胎紋中間都會有磨損標記,磨損標記的厚度在2mm,如果輪胎的厚度磨損至距離極限標志4mm(也就是距離凹槽最深處6mm)時就應當更換輪胎了
若按行駛里程來算的話,美國去年曾有一份測試報告顯示,較常見的四季輪胎行駛里程一般都在11.3萬公里以上,如果稍差一點的輪胎也可以跑個10萬公里左右,如果為確保安全性,那其實跑個8萬公里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作為橡膠制品,輪胎本身就會自然老化,無論保養好壞。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超過這個年限后輪胎就會開始老化,譬如表面硬化、出現龜裂紋、彈性變差等。這樣的輪胎,強行繼續使用的話會導致胎面變形,存在爆胎風險。
出現這些情況下,請你一定更換輪胎
1、輪胎磨損至磨損極限標志時(即胎面花紋深度低于1.6毫米)。
2、輪胎受損,出現胎面裂縫、胎面鼓包、胎面橡膠缺失、磨損不均勻、被化學品腐蝕、輪胎多次被異物扎到等情況時。
3、輪胎老化。輪胎老化快慢跟環境、使用方式密切相關,一般正常使用3-5年,如果已經使用了5年或更久的輪胎至少需要讓專業人士每年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