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公里為初期磨合,此時速度不宜過快,一般為70-80公里以下,轉速不要超過2200轉為好。2、500-1000公里為中期磨合,最高速度可適當提高,一般可以達到90-100公里,轉速依然2500轉以下為好。適當提提速不但不會影響發動機,反而可以促進磨合,而且可以看看是否再提速時有否異常。3、1000-1500公里為后期磨合,速度可以提至120公里以下。因為磨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逐步加碼。轉速不要超過3000轉即可。4、所有車子在低速行駛時,實際負擔比中速行駛要大,因此磨合期不宜長期在60公里時速以下磨合。必須逐步提高時速。同時,如果一直在80公里時速下跑完磨合期后,陡然增加時速,反而會使新車不適應,因此要循序漸進提高磨合期的最高時速。5、磨合期行駛時不要長時間以固定速度駕駛,要有速度變化。6、磨合期行駛時要避免急剎車、急提速的情況。自動檔的車,因為不能通過手動換檔來確定磨合指定的檔,所以只能通過行車速度來實現了。總之,磨合要勻速開車,30km/h,60km/h,80km/h
100km/h這樣的級別一定要穩定的磨合。建議晚上10點左右到平的公路上搞定
磨合期對車可以說是一個后期的“制造”過程,磨好了車,磨合過后車輛有力,零件運行正常,同時機器壽命更長,磨不好則反之。
能跑,如果是比較高端的進口車,通常不需要磨合,500km之后就可以隨便跑,我自己的車就是,是4S告訴我的,我也在保養的時候驗證了,放出的機油內沒有金屬碎屑。但若是國產車,磨合期最好不要超過90km/h,而且不能長時間一直保持同一個速度,需要有間隔性的升速和降速,不然對發動機和變速箱都不好。在易車網看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車磨合期不需要跑高速,磨合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拒絕提前更換機油,汽車的原廠機油是磨合期的專用油,這種專用潤滑油具備散熱性強、黏度低、抗氧化性強及清洗效果極優的性能,有些車企還特意在其中添加了研磨劑,輔助車主磨合愛車。所以,首保還是要按照廠家要求的公里數去做;2、轉速控制好,磨合期內輪胎摩擦力不夠,在剎車時要比正常情況下多用些力,盡量避免快速轉彎時緊急剎車,提高車速時可循序漸進地進行,使發動機達到最大轉速;3、拒絕長途,很多人說新車磨合要去“拉高速”的,其實這是很多人的誤區,拉高速并不是要讓新車跑多遠,而是磨合期的末期需讓個檔位都高轉速行駛一段時間,跑長途高速的話,發動機連續高強度的工作會對核心機件造成磨損,影響車的使用壽命;4、拒絕車輛滿載,新車在磨合期階段經常滿載運行,則屬于負荷過重,會導致發動機及變速箱的負荷增大,磨合期過后再逐漸增加負載,磨合期內制動系統沒有充分磨合,制動效果不是最好,也需要減輕負載。至于自動擋車型,路況好時可以持續加速,需要留意配合發動機轉速,盡量不要急踩油門急加速;5、避免急剎車,新車不宜緊急制動。緊急制動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沖擊,而且加大了底盤和發動機的沖擊負荷,應盡量先踏下離合器踏板,以減少對發動機沖擊;6、多檢查,新車一定要堅持例行檢查,提前發現和排除問題,以防后患,一查油、水、氣(機油、剎車油、電瓶水、冷卻水、輪胎氣),一旦發現缺少應及時補充,發現跑、冒、滴、漏及時檢修;二查汽車各部位有無不正常的響聲,發現異響及時檢修;三查汽車儀表盤,行駛中發現報警燈亮或電腦有提示,應及時檢修。
3000公里以后才可以拉一次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