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外觀來說,確實沒話說,咋看咋喜歡。估計關注這款車的人有一大部分都因為外觀吧,中槍的舉個手,讓我知道不是我一個人是外貌協會的。在內飾方面,可以用簡單時尚來形容,整體讓人看上去比較舒服,方向盤的設計有種賽車般的感覺。另外車內的功能按鈕手感還是不錯的。有一點要吐槽,主駕座椅還是手動的,這個確實有點不方便,不過我自己個人開的話需要調座椅時候不多,這個可以馬虎點倒是可以忽略。另外后排空間還不錯,我平時個人開開,偶爾帶帶朋友,這空間已經足夠。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中間沒有頭枕,雖然說用的機會不多,但總覺缺點什么。全景天窗點個贊,這個真心不錯,感覺坐在車里把空間都拓寬了,非常的通透。當然現在很多自主品牌的小SUV也都有這個配置。后備箱空間只能說是一般,放不了太多東西,但是還好是自己開,平時的東西不太多。最后說說動力方面,1.5L的動力我是感覺有點小,另外1.0T的參數還不錯,但是由于是三缸機,面臨著抖動和后段動力不足的問題,雖然說市面上有很多車型也有三缸機,加了一些平衡塊或者PUR材料進行緩沖,但是跟傳統的4缸機比起來震動還是大些。
名爵zs這車在自主品牌的同級別車型里面質量可靠性,外形設計還有做工方面不錯,不過缺點是車子保有量少,維修保養和保值性方面不是很有優勢。
5年后的今天,時代已經從“寶馬執掌羅孚”更迭至“南京名爵”。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時間,MG TF的外形沒有過多的變化,不過即便是用現在的審美觀來審視這輛跑車也不會覺得它落伍。整車圓潤的線條、細膩的高腰線、上翹的后尾翼,在大街小巷中充滿著21世紀時代元素的車流中也算得上是別具一格。流線型低矮的車身、扁平的輪胎、車身兩側張揚的進氣口除了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也印證了TF純正跑車的本質。既然是跑車,相信不會有人再去要求它更多與追求速度、操控無關的東西,就像TF簡潔規矩的內飾,雖然車內配置對于MG TF來說不算豐富,但是電動窗、雙氣囊、電動后視鏡、CD音響這樣的基本配置倒還齊全。被中置發動機占據了大部分的行李廂,剩下的210L空間也足夠放下兩個中型的旅行箱或是一套高爾夫球具,而車頭部分的空間則被備胎、蓄電池、剎車助力泵等部件所占據。從車內到車外,似乎每一個零件上都寫著“為速度服務”。當然也包括軟頂敞篷這個“殺傷性武器”。對于被硬頂家轎“虐待”慣了的駕駛員來說,突然間一輛兩門兩座的敞篷跑車擺在面前,相信所有人都要先體驗一下被風吹亂了頭發的感覺。只需打開兩個連接在風擋上沿的扣鎖,將帆布軟頂輕松地折疊在座椅后方,即可與大自然.5年后的今天,時代已經從“寶馬執掌羅孚”更迭至“南京名爵”。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時間,MG TF的外形沒有過多的變化,不過即便是用現在的審美觀來審視這輛跑車也不會覺得它落伍。整車圓潤的線條、細膩的高腰線、上翹的后尾翼,在大街小巷中充滿著21世紀時代元素的車流中也算得上是別具一格。流線型低矮的車身、扁平的輪胎、車身兩側張揚的進氣口除了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也印證了TF純正跑車的本質。既然是跑車,相信不會有人再去要求它更多與追求速度、操控無關的東西,就像TF簡潔規矩的內飾,雖然車內配置對于MG TF來說不算豐富,但是電動窗、雙氣囊、電動后視鏡、CD音響這樣的基本配置倒還齊全。被中置發動機占據了大部分的行李廂,剩下的210L空間也足夠放下兩個中型的旅行箱或是一套高爾夫球具,而車頭部分的空間則被備胎、蓄電池、剎車助力泵等部件所占據。從車內到車外,似乎每一個零件上都寫著“為速度服務”。當然也包括軟頂敞篷這個“殺傷性武器”。對于被硬頂家轎“虐待”慣了的駕駛員來說,突然間一輛兩門兩座的敞篷跑車擺在面前,相信所有人都要先體驗一下被風吹亂了頭發的感覺。只需打開兩個連接在風擋上沿的扣鎖,將帆布軟頂輕松地折疊在座椅后方,即可與大自然親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