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信6AT是非常成熟的產品,愛信6AT變速箱憑借著質量可靠、合理的換擋邏輯以及燃油經濟性,成為了最優的幾個選擇之一。同時,也正因為一線品牌中,只有愛信大規模外銷變速箱,所以就有了自主品牌車型但凡搭載了這款變速箱,都會以此作為賣點來宣傳這一有趣現象。7速雙離合變速器是一種干式離合器,它其實是在6速的技術基礎上開發而來的,簡化了相關的液力系統。7速雙離合變速器一般與小排量的發動機配合使用。“雙離合器”是安裝于密閉的油腔里,動盤上的干式摩擦片相互結合固然可以帶來最直接的傳遞效率,但是它也更容易發熱,所以它熱熔性不如濕式離合器,因此所承受扭矩也就相對較小。
相對而言,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是AT變速箱,6AT相對較普遍,是比較可靠的,同時現在也有了更高級的AT變速箱。一、AT叫自動變速箱
AT叫自動變速箱,其實它的學名是液力自動變速箱(Automatic ),現在市場上最常見的是6AT變速箱,早些年流行的是5AT變速箱,4AT則是比較落后的技術,有些豪華品牌采用了8AT、9AT的變速箱,其中,6AT變速箱技術成熟頓挫感強。液力自動變速箱通過液力傳動和行星齒輪組合的方式來實現自動變速,一般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機構、換擋執行機構、換擋控制系統、換擋操縱機構等裝置組成,AT不用離合器換擋,擋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除了6AT,豪華品牌使用的是擋位數更多的8AT、9AT變速箱,品牌包括奔馳、寶馬、路虎等。相比6AT,8AT或9AT變速箱控制精度更高,標定匹配更難。理論上擋位越多,換擋越平順,越省油,動力輸出越好,但是擋位增加了以后,可靠性降低,維修難度會增加。AT變速箱的優缺點“
AT變速箱的優點是可承載扭矩高,相對于CVT和雙離合變速箱,技術更成熟。廠家做發動機變速箱匹配標定的時候,相對最容易。傳統認為AT變速箱的節油性、平順性都不如CVT和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頓挫相對大,換擋速度也沒有雙離合快。實際上當自動變速箱進化到8速/9速/10速之后,相對于更年輕的CVT以及雙離合變速箱而言,其性能表現并不差。在此背景下,6AT變速箱顯得有些尷尬:換擋不如雙離合快,省油不如CVT。二、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器英文名為Dual Clutch (大眾叫DSG,但本質是同類型的技術,下文簡稱為雙離合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一般有兩幅離合器與二根輸入軸相連,換擋和離合操作都是通過集成電子和液壓元件的機械電子模塊來實現。通俗的說就是,這種變速箱形式就有兩個離合器,一個控制1、3、5檔,一個控制2、4、6檔。使用一檔的時候二檔已經準備好了,同理,所以換檔時間大大縮短。雙離合變速箱的優點“
雙離合變速箱的優點是傳動損耗小,省油,換擋快。雖然雙離合沒有CVT那么平順,但相對于AT變速箱已經平順了很多,而且它可承載的扭矩極限比CVT變速箱大,傳送到車輪上的功率比例也是最大的。比如同樣100千瓦的發動機,匹配CVT變速箱,實際傳輸出來(輪上實際功率)的可能只有70千瓦,手動擋可以達到80千瓦左右,雙離合可以達到85千瓦,甚至更高。雙離合變速箱的缺點“
長時間處于半聯動狀態下,雙離合變速箱容易出現過熱情況,這也是初期干式雙離合器變速箱故障頻發的原因。比如大眾DSG最初進入中國的時候,出現了大面積的變速箱過熱保護情況,這其實是大眾雙離合變速箱對中國路況的驗證做得不夠的原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調整干式雙離合變速箱半聯動狀態下的摩擦連接程度,不過由此也導致低速低擋時雙離合變速箱存在抖動感和頓挫現象。此外換裝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只是成本是個大問題。當然,還有繼續在使用干式雙離合變速箱的汽車廠家,比如上海通用,他們的解決辦法是在離合器上采用了特殊的摩擦材料,以及增大摩擦面積的設計(通過更大面積提高散熱能力),以提高雙離合器的耐熱能力。針對低速抖動、頓挫的情況,汽車廠家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增加一套液力變扭器,比如本田思鉑睿的高配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