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或者是8萬公里左右,是需要更換的。年限越長的的輪胎發生胎面變形、爆胎的風險就會更高。為了能讓輪百胎使用壽命更長一些,首先建議每1-2萬公里前后調換一下輪胎位置,一般前輪要比后輪磨損要更嚴重,前后調換是為了讓輪胎更均勻的磨損,以免出現前輪磨損嚴重已無法使用,后輪雖然花紋較深,但是因年限太長無法使用的情況。在調度換輪胎的同時建議做四輪定位以及輪胎動平衡,以防止輪胎磨損不均勻導致必專須提前更換輪胎,這是兩個項目,很多人把四輪定位跟動平衡混為一談,四輪定位是調整車輛懸掛參數,保證車輪正直向前,動平衡是通過匹配配重塊來保證整個圓的重量平衡。注意檢查胎壓,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冬天溫度下降后收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屬輪胎的氣壓會變低,建議冬天天冷之后注意給輪胎充氣。盡量將車輛停放在陰涼處,太陽紫外線對橡膠的損害非常嚴重。
您好!市面上的大部分車型的輪胎壽命都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判斷:
第一點:如果輪胎出現老化的現象(例如:胎面花紋溝底或胎邊有無數的小裂紋已經快要傷及胎體),就需要及時將此輪胎換下,不管輪胎使用了多久以及磨損了多少。第二點:如果輪胎花紋所剩溝槽深度達到或低于1.6毫米(輪胎胎面縱向直條溝槽內有指示該深度的指示標記),輪胎必須被更換,因為輪胎的排水能力已經大大下降了,車輛在濕地行駛會比較危險。除此之外,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鼓包輪胎不得繼續使用。是否需要更換輪胎建議參考上述內容,一般輪胎的使用大約在4-6萬公里,時間3-5年。因輪胎使用受到駕駛習慣以及路況的影響,也可能和里程或時間有所出入,不建議簡單從里程或時間來判斷。
其實,輪胎多久換一次可根據輪胎的磨損標記進行判斷,一般更換周期大致在3-5年內或4-6萬公里進行。當然,因受到駕駛習慣以及路況的影響,也可能有所出入,不建議單從里程或時間來判斷是否需要更換。下面為大家詳細列舉說明。一、輪胎多久換一次主要還是取決于輪胎的磨損標記(如下圖所示),如果輪胎磨損達到了磨損標識的位置,說明此時的胎紋溝槽的深度已經不足1.6毫米,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需要及早去更換新的輪胎。畢竟,輪胎上的胎紋溝槽深度一旦低于1.6毫米,不僅是性能降低的問題,更有著安全上的隱患。二、輪胎多久換一次也可根據輪胎日期來進行更換,在輪胎側壁上會有4位數字標明其制造日期,前兩位代表周數,后兩位代表年份,如下圖中的數字為:1617,就表示此輪胎于2017年的第16周生產。知道生產日期后,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在生產日期的基礎上加上5年,就可推斷出輪胎的最佳使用期限。三、輪胎多久換一次也需關注實際行駛公里數,一般正常行駛公里數約在4-6萬公里,超過這個公里數后,將會大大增加行車危險性。在城市鋪裝路面為主的行駛環境里,由于行駛環境良好,可以適當參考輪胎的行駛公里數上限。而在城郊的非鋪裝路面、山地等惡劣路況條件下,則應當以輪胎的行駛公里數下限作為汽車輪胎更換的標準。四、輪胎多久換一次也要注意胎面、胎肩、胎側等是否有創傷,例如輪胎表面有明顯裂紋、鼓包、變形以及扎釘等。一旦輪胎出現變形鼓包的情況,那就證明輪胎內部金屬線圈已經變形或斷裂,繼續行駛則極有可能發生爆胎危險。不難發現,輪胎多久換一次并不能單憑某個條件去做決定,具體要結合磨損程度、使用年限、行駛公里數等情況衡量。而當輪胎出現龜裂以及鼓包等危險情況,更需盡快進行更換,不得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