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的歷史要追溯到1920年。它的創始人松田在廣島從生產葡萄酒瓶木塞起家。該公司原名東洋軟木工業公司,1927年改稱東洋工業公司。1984年公司以創始人松田的姓氏命名,翻譯時則采用“松田”的音譯“馬自達”。1931年馬自達公司以生產三輪載重汽車為起點,開始涉足汽車制造業。1940年開始生產小轎車。1967年和汪克爾公司簽訂協議,取得轉子發動機生產權利,從而開始了馬自達公司的迅猛發展期。從1967年到1979年,公司累計生產馬自達轎車1000萬輛,1987年起在美國的工廠開始生產馬自達汽車,生產能力為24萬輛,到2002年,馬自達已累計生產汽車超過3500萬輛。如此的發展速度,得益于馬自達的研發能力,從汪克爾公司引進轉子發動機后,馬自達公司就進行了技術改進和研究,研制成功了電子控制6進氣口的轉子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采用微機控制發動機負載狀態,自動調整怠速裝置和廢氣再循環裝置,使發動機工作平穩,從而降低油耗,減少廢氣的排出。馬自達現在投放市場的轉子發動機汽車rx5、rx7和rx8轎跑車,深受用戶的歡迎。由于馬自達汽車公司長期的極度追求產量、產品技術和市場擴張,在持續的巨額投資后,又恰逢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出現經濟泡沫,1995年,該公司首度出現經營性巨額虧損并曾經一度名列日本第二的虧損企業,年度虧損最高達1552億日元,而此種虧損一直持續了6年。此時,占有馬自達公司33.4%股份的合作伙伴福特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馬自達的外國ceo馬克.菲爾德于2000年11月領導制定了馬自達'新世紀計劃',旨在建立能夠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汽車公司,通過強大的產品陣容來確保未來的持續發展。該計劃有4個核心:市場、產品、財政和人才培養。新的計劃實施后,產量下降了15%.2002年馬自達實現凈利潤6500萬美元,是1982年以來盈利最多的一年。目前,馬自達在日本本土擁有1.85萬名職工,以及廣島和防府兩個制造基地,在橫濱有一家研發中心;在海外,馬自達在美國、泰國、南美和中東等地建設了19座工廠,其中,在美國設有一個研發中心。1998年以后,馬自達嘗試進入中國市場,一汽海南馬自達開始投入運轉。推出了福美來,普利馬兩種車型,預計將在2005年推出馬自達3。2002年5月,繼承了馬自達品牌內在精神的m6問世。在日本市場上剛一露面,它就受到了日本各界人士的青睞,短短的兩個月內創造了銷售10000輛的突出業績。m6在競爭十分激烈的歐洲市場上也一路領先,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好的3.6萬輛的銷售業績,令歐美的汽車經銷商和制造商們大為震驚。馬自達公司80多年的發展史,大致可以分為三段來交代
很有個性車型,技術相當強,但是前提得車主能懂他
看哪方面操控好,油耗低空間差,性價比一般
國內合資里排在日系傳統三強之后,位第四。進口的版本僅排在雷克薩斯之下。另外,自家有經典馬自達3、星騁、昂克塞拉各一臺,車齡分別是6.5年、5年、1年,除了經常暴走的經典款換了一個水泵以外,所有車至今零維修,一個燈泡都沒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