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溫時需要使用黏度級別較低的機油,以提高泵送能力,降低冷啟動磨損。夏季高溫時,需使用高黏度級別機油,以增加潤滑性,因為溫度升高,會使機油的黏度下降,用高黏度的機油可以對這一下降給予補償。每個品牌的機油都有多個黏度級別的產品。因此換油時不僅應確定品牌,還要確定黏度級別。不同環境溫度與應使用的黏度級別:
1.-25℃以下使用SAE5W-30
2.-25℃以上使用SAE10W-30
3.-15℃以上使用SAE15W-40
4.-5℃以上使用SAE20W-50
5.0℃以上使用SAE15W-40,亦可使用單級黏度機油
當然,有些最新型的發動機為降低油耗和排放,通常要求使用低黏度級別的油品,如四季均使用5W-20或5W-30,這需要參見車輛使用保養手冊,手冊中沒有明確要求常年使用低黏度機油的,必須按環境溫度(即季節)選擇油品
還要注意的是,在選用機油的粘度級時還必須考慮發動機的負荷、轉速和磨損情況。如果發動機負荷大、轉速低或磨損嚴重時,應該選用粘度較大的機油,反之則應選用粘度較小的機油。需要說明的是:機油的選用還是應該以手冊推薦的型號為準,比如推薦用SJ的就不要用SG的,現在市面上有些所謂的本田專用油,豐田專用油等,其實很多都是剛達到該車型的機油標準而已,掛了個專用油的名稱,就可以賣個高價,所以車主在選機油的時候,看API和SAE才是最好的標準.不過在選用機油時還是建議用大廠的品牌,有些小廠的機油也打上SL,SJ的標識,但是沒有什么可信度而言.
用全合成機油。選擇發動機油要根據車廠的說明書要求來確定使用相應的質量級別或更高的級別。選擇發動機油還要考慮季節的變換。因為油品的粘度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冬天粘度變稠,夏天粘度變低,因此在非常炎熱的地區,盡量選擇油品粘度稍高一點的機油。在寒冷的季節,可使用較稀的機油。但現在高質量的機油可以同時用于多種氣候條件下。
0W40的金美孚1號全合成機油,帶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建議用全合成的,其實半合成也行-像是嘉實多磁護、藍殼,另外機油再好,也還要定期進行更換,勤換機油很有好處,對發動機有很好的保護的。
速騰1.4T要加3.6L的機油。4S工作人員說這車應該加3.6升機油,但是這應該是新車出廠的值,如果不是新車會因為發動機內的舊機油不能完全放出來。所以再加進去3.6肯定要多。根據舊機油放干凈的程度,應該加3-3.5升。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被譽為汽車的“血液”,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清潔、冷卻、密封、減磨、防銹、防蝕等作用。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環境差,工作溫度可達400°C至600°C。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英文名稱:Engine oil。密度約為0.91×103(kg/m3)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作用。市場上的機油因其基礎油不同可簡分為礦物油及合成油兩種(植物油因產量稀少故不計)。合成油中又分為:全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機油是最高等級的。機油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及合成基礎油兩大類。礦物基礎油應用廣泛,用量很大(約95%以上),但有些應用場合則必須使用合成基礎油調配的產品。
看你像花多少錢了,最好用半合成或者全合成的,標號最好是5W-40的,畢竟是帶渦輪增壓,氣缸內的溫度比自然吸氣的高,粘度稍微高一點更好一些。品牌只要是大廠的都可以長城殼牌嘉實多美孚看喜好了。
1.4T的速騰,3.4升就夠了。停車10分鐘,機油位置在麻點最高處最好。車發動時機濾里會存有機油,那機油位置正好在正中間,標準油位。我的也是速騰不過是1.6的,現在用的是黑馬王汽車機油,每次加機油會根據說明書說的添加并且少那么0點幾升,因為汽車發動機內還會有一些機油的存留,所以建議加機油按標準的稍微少點準沒錯!希望能幫到你!
浪費。2.0T 3.0T 5.3T這些當然要用全合成,不然發動機勁道那么大,潤滑效果不好就悲催了。但是1.4T就沒必要浪費全合成機油了。力氣很小,工作很溫柔。高品質的礦物油足夠用的,半合成機油已經是綽綽有余了。所以可以選殼牌藍喜力,或者與它相同檔次的油。對這款發動機來講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