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線輪胎(Radial tire)是由兩層或三層鋼絲環帶交叉放置貼合于簾子布胎體上組合而成的。胎體簾子線從一邊胎圈連接到另一邊胎圈,很像地球的子午線,所以這種結構的輪胎叫作子午線輪胎。與斜交線輪胎相比子午線輪胎的優勢是:壽命長,接地面大,抓地力更好,節省燃油消耗,轉彎穩定,刺破率低,令車輛轉向反應快,操作溫度低,舒適,自潔能力(針對工程機械輪胎/農業機械輪胎)等。目前乘用車輪胎(轎車、SUV等)基本都是子午線輪胎。
子午線輪胎(radial tire):子午線輪胎是輪胎的一種結構形式,區別于斜交輪胎,拱形輪胎,調壓輪胎等。子午線輪胎的國際代號是“R”,俗稱為“鋼絲輪胎”。特點:
子午線輪胎的簾線不是相互交叉排列的,而是與外胎斷面接近平行,像地球子午線排列,簾線角度小,一般為0°,胎體簾線之間沒有維系交點,當輪胎在行駛過程中,冠部周圍應力增大,會造成周向伸張,胎體成輻射狀裂口。因此子午線輪胎的緩沖層采用接近周向排列的打交道簾線層,與胎體簾線角度成90°相交,一般為70°到78°,形成一條幾乎不能伸張的剛性環形帶,把整個輪胎固定,限制輪胎的周向變形,這個緩沖層承受整個輪胎60%到70%的內應力,成為子午線輪胎的主要受力部件,故稱之為子午線輪胎的帶束層。斜交胎的主要受力部件不在緩沖層上,其80%到90%的內應力均由胎體的簾布層承擔。由此可見,子午線輪胎帶束層設計很重要,必須具有良好的剛性,可采用多層大角度,高強度而且不易拉伸的纖維材料,如鋼絲或者芳綸纖維等。斜交輪胎:可以簡單的稱之為尼龍胎。這個概念是相對于子午線輪胎即所謂的鋼絲胎而言的
特點:
斜交輪胎的胎體簾布層是由數層掛膠簾布組成,相鄰的簾布層簾線角度相同,相互交叉排列,簾布層數一般為偶數,這樣能使胎體簾布層負荷均勻分布。斜交輪胎胎冠簾線角度通常取48度到55度之間,胎冠簾線角度是指簾線與胎冠中心垂直線的夾角。簾布層分為內簾布層和外簾布層兩部分。內簾布層是胎體主要的骨架層,其特點是層數多,簾線密度較密,使胎體強度增大。外簾布層位于內簾布層與緩沖層之間起過度作用,又稱之為胎體的輔助層,其特點是層數少,通常只有兩層,簾線密度較內簾線稀疏,附膠量較多,捏著強度較高,緩沖層位于外簾布層與胎面膠之間,其結構由膠片或兩層以上掛膠簾線組成,布層的上,下或中間加貼緩沖膠層。緩沖層簾布比外簾布層的密度稀疏,掛膠厚度較厚,簾線角度等于或稍大于簾布層簾線角度,相鄰布層相互交叉排列,起寬度一般稍大或稍窄于胎冠寬度。通常載重輪胎的緩沖層采用掛膠簾布與膠片組合結構,轎車輪胎也可采用緩沖膠片作為緩沖層。現在,斜交輪胎為了在制作工藝上的簡化,提高使用效能和經濟效益,已趨于輕量化減層化。國家限制超載的方案實施以后,像雙喜等這樣的大型斜交輪胎生產商逐漸減少了高層級斜交胎的產量,低層級的輪胎載重效果不是十分樂觀,所以,小型輪胎也正逐漸走向子午化。斜交輪胎是一種傳統結構的輪胎,雖然沿用的時間很長,使用的范圍很廣,生產技術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由于其結構上的不合理,影響了發展,逐漸將被子午化的大潮所取代!子午線輪胎與斜交輪胎的差異
簾線排列方向的區別
?斜交胎:胎體簾線各層間排列彼此交叉呈網狀,并與胎冠中心線周向形成一定角度35o~45o。?子午胎:胎體簾線各層間排列是相互平行呈徑向排列,與胎冠中心線周向成90o夾角。子午胎帶束層簾線由內壓引起的應力,在帶束層寬度范圍內是不均勻的。由于帶束層邊端線未固定,此部初始應力等于零,而中心部分則達最大值。隨著帶束層對胎體箍緊程度的增大,胎體簾線應力減少,冠中心最小。冠部區別
?斜交胎:緩沖層僅起分散外來沖擊的緩沖做用,好的路面如高速路等都可以不用。只承受10%~20%應力。(常用纖維材料做緩沖層)
?子午胎:帶束層的作用是束縛胎體周向變形的。鋼絲簾線的角度接近周向,與胎冠中心線周向形成約12o~25o夾角。由于帶束層簾線幾乎呈周向排列,其長度實際是保持不變的,因此,帶束層可決定輪胎形狀及輪胎部件中由內壓引起的初始應力。承受應力60%~75%。
1、胎體有區別。2、簾線有區別。3、胎側強度不同。斜交輪胎的簾線按斜線交叉排列,故而得名。特點是胎面和胎側的強度大,但胎側剛度較大,舒適性差,由于高速時簾布層間移動與磨擦大,并不適合高速行駛。隨著子午線輪胎的不斷改進,斜交輪胎將基本上被淘汰。子午線輪胎的簾線排列方向與輪胎子午斷面一致,其簾布層相當于輪胎的基本骨架。由于行駛時輪胎要承受較大的切向作用力,為保證簾線的穩固,在其外部又有若干層由高強度、不易拉伸的材料制成的帶束層(又稱箍緊層),其簾線方向與子午斷面呈較大的交角。擴展資料:
最早的輪胎是由木頭或鐵制造的,這從中國古代的戰車上和國外的紳士馬車上都能看出。后來,當探險家哥倫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陸到達西印度群島中的海地島時,發現了當地小孩所玩的橡膠硬塊,這使他大吃一驚。后來他把這個奇妙的東西帶回了祖國,若干年以后,橡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車輪也逐漸由木制變成了硬橡膠制造。但這時的橡膠輪胎卻還是實心的,走起來還很不舒服,而且噪聲也很大。直到1845年,出生于蘇格蘭的土木技師R·w·湯姆生發明了充氣輪胎,并以《馬車和其他車輛的車輪改良》為題,獲得了英國政府的專利。同年12月10日第一條充氣輪胎誕生。第一個買充氣輪胎的人叫羅列,是個貴族,四個輪胎的價錢合計為四十四磅二先令。1847年《科學·美國》雜志介紹了湯姆生的充氣輪胎,稱其為劃時代的改良。但是,當時的英國,過于注重傳統的紳士化,為了保護馬車。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輪胎
您好!斜交線輪胎:1.胎冠(胎面)和胎側是相同結構,胎冠容易彎曲
2.一般是相互交錯排列
子午線輪胎:1.胎冠(胎面)和胎側相對獨立,胎冠不容易受到胎側變形影響
2.不存在胎側各層之間的相對運動
1946年米其林公司為子午線輪胎申請了專利。子午線輪胎(Radialtire)是由兩層或三層鋼絲環帶交叉放置貼合于簾子布胎體上組合而成的。胎體簾子線從一邊胎圈連接到另一邊胎圈,很像地球的子午線,所以這種結構的輪胎叫作子午線輪胎。與斜交線輪胎相比子午線輪胎的優勢是:壽命長接地面大抓地力更好節省燃油消耗轉彎穩定刺破率低令車輛轉向反應快操作溫度低舒適自潔能力(工程機械輪胎/農業機械輪胎)
目前乘用車輪胎(轎車、SUV等)基本都是子午線輪胎。了解子午線輪胎內部結構圖,http://www.michelin.com.cn/Home/Buying-Guide/Tyre-Training-Centre/Tyre-basics/1066
參考資料:米其林官網 www.miche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