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制不同
城市道路可以通達城市的各地區,供城市內交通運輸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娛樂活動,并與市外道路連接負擔著對外交通的道路。公路的字面含義是公用之路、公眾交通之路,汽車、單車、人力車、馬車等眾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限制不同。2、交通量不同
從交通量上分析,城市道路的交通構成比較復雜,但是基本不會出現重載交通,公路則與之相反。這在路面結構設計中必然有所體現。3、管理部門不同
管理部門不一樣。市政道路屬建設行政部門管理;公路屬交通行政部門管理。擴展資料
表示城市道路交通水平的指標有:
道路密度(路網密度)
道路密度是行政區域內單位面積的道路總長度,中等城市道路密度為5.2~6.6(km/km),2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道路密度為5.4~7.1(km/km)。城市道路面積密度
城市道路面積密度是城市道路面積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之比,2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為15%~20%。一般為8%~15%。人均道路占有率
人均道路占有率是行政區域內道路面積與人口數量之比,城市人均道路占有率規劃為7~15m/人。道路鋪裝率
道路鋪裝率是行政區域內鋪裝道路長度與道路總長度之比。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城市道路
百度百科-公路
1.兩者服務的道路使用者組成對象不同,城市道路側重于小型汽車,電動車,還有各種政府公益車輛,車輛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