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追求豪華運動,一直堅持車使用后驅,雖然現(xiàn)在也有一些四驅的車型,但是寶馬的樂趣在于后驅車的操控樂趣,寶馬很專一,為了追求操控,每一款車基本上都是的50:50的重量分配,所以人們說開寶馬,操控性很好的寶馬3系,都是很短很寬的車,但是寶馬3在中國要制成四門的,我笑啊!可以說,寶馬的操控和豪華,可以滿足一般人的要求了。寶馬的精髓在于后驅操控,操控最好的在于3系,現(xiàn)在國產寶馬加長后操控必然打折,我認為不值得購買,如果買寶馬是為了買豪華和面子,選擇奔馳更好,畢竟國產后寶馬小毛病不斷。奔馳追求安全豪華,其次是操控,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奔馳,奔馳一貫追求品質,力求速度、安全、豪華、操控都達到完美,事實上奔馳也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奔馳很貴,奔馳不像寶馬把錢都花在地盤和發(fā)動機上,所以論操控奔馳遜于寶馬,但是其他方面都是超越寶馬的,比如加速、剎車、安全,尤其是舒適度,可以說奔馳是最舒服的車,上高速300-500公里不累的。所以人們講坐奔馳,但奔馳車的綜合指數(shù)絕對是第一的。而且奔馳的四驅相當好,用于越野脫困無與倫比了。但是奔馳國產后,比如C級,其內飾也達不到奔馳的標準,座椅的舒適度也達不到奔馳的標準,對于這點很遺憾。奧迪是實用性舒適車,一般做前驅車,在中國廣告做的好,車不值那個報價,還加價提車,太惡心了。奧迪的精髓在于QUATTRO四驅,這個四驅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出了名的好,是公路賽車四驅,寶馬和奔馳跟奧迪比四驅的話,還是不行的,寶馬奔馳作為后驅車可以跑出的極限,是很輕松被奧迪公路四驅車輕松追趕,尤其是高速過彎超車,奧迪四驅確實占盡優(yōu)勢。但是奧迪一向不如寶馬奔馳豪華舒適,這也是它的缺點。如果是為了飆車,推薦奧迪四驅,雨雪天氣前驅車和后驅車都是不如四驅車穩(wěn)定,如果駕駛員不是特別喜歡高速駕駛樂趣的話,寶馬、奔馳足以。不管什么車,只要一國產,就的走味,走的還是正味。我的奔馳C200,內飾和座椅用料不滿意,變速箱20邁還有明顯頓挫感,好在這車的發(fā)動機地盤全是進口的,我哥的寶馬325,連發(fā)動機都是國產的,有異響,遇到冷天后視鏡折不回來等等吧,修車換配件,全國各地一律德系車配件倉庫提貨,這質量啊,都不如原廠的,這4s就在配件上賺錢,買車還得買進口的。
三個德系高檔品牌車,大家耳熟能詳?shù)牟煌夂酢白捡Y,開寶馬”,而奧迪(尤其是A6L)則是中國市場上三個品牌中賣的最好的。拋開品牌形象、售后服務便利性這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們將奔馳E230、寶馬525Li、奧迪A6L2.0T這三個品牌中市場行表現(xiàn)最好的自動擋車型進行一番比較,看看它們的駕乘表現(xiàn)各有什么特點。奔馳E230的特點就一個字—穩(wěn)。在7速自動變速箱的配合下,動力輸出表現(xiàn)得不急不躁,雖然速度的提升并不慢,但駕駛者體會不到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轉向的整體感覺也是同樣的穩(wěn)重,直徑較大的方向盤顯然不是為了追求什么運動性,而且轉向后,方向盤的回彈力度較小,需要駕駛者主動回正。與寶馬、奧迪相比,奔馳E230的懸掛是最柔軟的,日常行駛中具有很高的舒適性,但在做快速過彎等激烈動作時,車身的側傾較大,運動性能是三車中最弱的。總體說來,奔馳E230的操控更多地表現(xiàn)出一種紳士的味道,是一偏重舒適性的車,更適合乘坐。與奔馳相反,寶馬525Li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敏銳。經典的直列6缸發(fā)動機是自然吸氣式發(fā)動機中表現(xiàn)最活躍的,對油門的相應很直接,加上靈敏、精確的轉向,使得寶馬525Li的操控非常敏銳,只是轉動方向盤的手感略沉。制動有力、漸進性好,尤其是尾段表現(xiàn)得很堅決,沒有絲毫的拖沓。讓駕駛者充滿信心,表現(xiàn)出其深厚的運動功底。不過,寶馬525Li的懸掛調校得比原型車軟了,給熟悉老5系的人帶來一種很復雜的感覺:它的減震非常舒適,通過路面上的減速帶時,柔和得幾乎沒有感覺,在顛簸路況下,對震動的抑制也很干凈,既不會一沉到底,也不會帶來生硬的沖擊。但100公里/小時速度下的緊急變線,在方向盤回正的同時,寶馬525Li的車身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而多余的晃動,這在車身加長之前是絕對沒有的。雖然整個變線動作完成得很干凈,但還是給人帶來一絲不安。作為運動性能的標志,寶馬有一個可以關閉的DSC功能(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的一個部分)以給駕駛者帶來更多的操控樂趣,但普通消費者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為好,除非你是絕對的高手。奧迪A6L2.0T的特點則介于奔馳E230、寶馬525Li之間。2.0TFSI發(fā)動機采用了渦輪增壓和汽油直噴的先進技術,最大功率雖然只有125kW,比奔馳E230和寶馬525Li分別少了25kWh和30kW,但由于它在1800-4200轉/分寬闊的區(qū)域內能發(fā)出280牛.米的最大扭矩(這個數(shù)值分別比奔馳E230和寶馬525Li多出35和30牛.米)。尤其是在7速Multitronic手自一體變速器的配合下,動力堪稱隨叫隨到,各區(qū)段的提速感覺更加活躍,而且油耗也較低。奧迪A6L的懸掛在三款車中是最為硬朗的,但并沒有失去
拋去歷史因素,現(xiàn)狀是Audi=Benz>BMW!
寶馬才賣德本土奔馳疑第品牌外其家奔馳比寶馬賣同檔價格比寶馬貴15%奔馳德銷售額第(連銷量第眾手)寶馬保量確比奔馳高
比奔馳旗品牌
眾旗眾、奧迪、蘭博基尼、保捷、布加迪、賓利;寶馬旗寶馬、MINI、勞斯萊斯;奔馳旗奔馳、Smart、邁巴赫
引用寶馬4S店板句:寶馬競爭手奔馳奔馳沒競爭手
再引用句奔馳廣告語:永遠模仿未超越
所您覺奔馳能競爭呢
德國的奔馳、寶馬和奧迪已經被看成是世界三大高檔汽車品牌,它們的發(fā)展趨勢也代表著世界高檔轎車發(fā)展的方向,而銷售量數(shù)據也決定了這三大品牌在世界高檔轎車中地位的變化。在過去的2006年,雖然國際油價持續(xù)走高,但是對于高檔車的影響不是很大,德國的三大高擋汽車品牌制造商—奔馳、寶馬和奧迪都取得了進展。其中寶馬集團全球銷量增長3.5%,全球共售出137.3926萬輛汽車(寶馬、勞斯萊斯和MINI)。奔馳比去年增長了3%,總共銷售了126.06萬輛汽車(奔馳、邁巴赫和SMART)。而作為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去年的增長幅度達到了9.3%,總共銷售了90.51萬輛奧迪車。三大廠商2006年銷量紀錄背后的關鍵因素是其豪華的新品陣營,它們都有各自的明星產品,其中2005年推出的新一代BMW 3系和奔馳的S級最為搶眼。新的BMW3系全球共售出508,498輛,占整個BMW品牌銷量的43%,使其繼續(xù)成為世界高擋運動轎車的領跑者。而在奔馳方面,借助于產品換代奔馳高端豪華轎車統(tǒng)治了世界頂級豪華轎車的市場,銷售量比上一年增加了84%,總共有11.03萬輛S級轎車、CL敞篷車和SL雙門車交付到用戶手中,銷售數(shù)字超過了奔馳競爭對手的總和(其它廠商同級別豪華轎車銷售數(shù)量總和為9.18萬輛)。在奧迪方面,作為奧迪第一款豪華SUV的Q7在上市第一年即顯露鋒芒,銷量達到了52,750輛。在其它細節(jié)方面,寶馬系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在2005年時,借助于奔馳S級轎車換代奪取了世界高級豪華轎車的冠軍,雖然在奔馳的新一輪攻勢中,2006年寶馬7系丟失了這一榮譽,但是銷售數(shù)量為50,199輛,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比去年還有所增加,驗證了寶馬7系憑借著超前的理念和技術已經在頂級豪華轎車領域中擁有了數(shù)量龐大的支持者。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了奧迪A8轎車上,去年A8在全世界的銷售量達到了22,600輛,比2005年增加了5.5%。這個數(shù)字雖然和奔馳S級及BMW7系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作為現(xiàn)代德國頂級豪華轎車中歷史最短的一款車型(現(xiàn)在的A8僅僅是其第二代產品),取得今天的成績已經來之不易。同時,綜觀世界豪華轎車市場,近幾年里頂級豪華轎車的市場越來越大,而消費者的需求也不是單一的,所以產品多樣化顯得尤其必要,而奔馳在這個級別的市場中不僅有S級四門車型,還有CL雙門敞篷車、SL雙門車和AMG其它三種車型,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的主導地位。而奧迪也領會了這一點,現(xiàn)在的他們生產了在A8上延伸出了的S8大型運動轎車,因而擴大了A8的銷售數(shù)量。相比于奔馳和奧迪的多彩多樣,BMW7系的產品就顯得單一了,可能是十幾年前BMW8系大型跑車的失敗給寶馬留下了陰影,使其在大
版權所有:© 2013-2022 車主指南 車主的貼心幫手
網站備案:粵ICP備15054683號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