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的越野車當中,也就長城和陸風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真正的越野車底盤)
越野性能在國產車中,算是數一數二的,
還有一個就是排量,
哈弗有2.0排量,這個排量就不要指望越野了,最多在土路上跑跑!總之還是不錯的!
長城的哈弗H5符很搶眼的潮流外表下,它還是那副剛剛硬的非承載式車身與梯形大梁底盤。帶大梁的底盤在越野方面天生本事就大,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那么多越野愛好者愿意拿哈弗去改裝。H5在四驅方面已經相當成熟,電控的操作過程很簡單,兩驅與高速四驅在行駛中就能切換,而要換入低速四驅則需要停車并踩住離合器至少5秒鐘,之后儀表臺上的4WD燈就會點亮。溫榆河邊那些隨隨便便就能困住一輛價值百萬的豪華SUV的小土包,對于H5來說就像走平地一樣。不過這么強悍的底盤也許會成為公路行駛舒適性的殺手。H5的后懸掛從H3的非獨立變成了獨立結構,可并沒有明顯改善舒適性。我特意嘗試了坐在后排通過減速坎,不會像以前那樣被顛得跳起來,但沖擊仍會生硬地傳遞到身上,幸虧厚實的輪胎和舒服的坐椅能夠削減一般道路上的大多數震動。我想繼續采用這種底盤對于長城來說也只是個過渡吧,當保定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時,大梁式底盤應該會退出歷史舞臺的。所以它越野的性能不用懷疑。
H5的四驅結構也和過去沒有什么區別,依然是分時四驅結構,帶有中央分動箱,能實現兩驅以及四驅的切換,并且帶有高速四驅擋以及低速四驅擋。的前橋以及后橋之間都是開放式差速器,沒有差速鎖,輪間也沒有任何限滑裝置,另外車輪也不具備電子輔助制動功能。中央分動箱的低速四驅擋傳動比為2:1,日常行駛為后輪驅動,而連通四驅模式之后前后軸固定50:50扭矩分配。之前的哈佛H3四驅模式選擇是通過一個旋鈕來完成的,現在H5已經改為了三個按鈕的方式。雖然形式不同,但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都相同,這個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紹過:2H(兩驅)向4H(高速四驅)切換時可以在低速行駛中完成,而向4L(低速四驅)模式切換時要停車,掛空擋,踩下離合器,啟動4L模式,保持幾秒鐘之后才能掛入低速四驅擋,并且有時候無法順利掛入,這時候需要將車向前移動一小段舉例即可。
行,比轎車是強多了。單純追求越野性能的話可以選擇帶差速鎖那個版本的H5,或者買普通版本自己找人加裝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