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的車大都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經過冷磨過了!但是一般車輛在頭3000公里內仍需注意使用的方法!
整車磨合期一般都是在5000公里左右。發動機磨合期:大約要經過3000公里的行駛距離左右;變速箱磨合期:主要是齒輪間的磨合,大約5000公里的行駛距離左右;輪胎和地面之間的磨合時間最短,大約在200-300公里左右就可以了。
新車磨合期,是指新車出廠后,初次行駛一段距離以使引擎各個部件磨合順暢的時期,新車的磨合里程一般為1000公里-3000公里,大致說來,新車磨合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行駛故障多:由于各部件裝配不當等因素,新車在磨合期的行駛故障較多;2、耗油量大:為確保新車磨合期在小負荷狀態下運行,化油器汽車安裝了限速片,因此,極易造成混合氣過濃,從而使耗油量增加;3、潤滑油易變質:新車在磨合期,因部件表面粗糙且兩部件間間隙小,會使潤滑油溫度升高,同時,許多金屬屑被磨落掉進潤滑油中,易使潤滑油氧化而變質。新車在磨合期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起步先預熱:這是針對電噴車而言的,起步前,應先將鑰匙轉到第二擋后等5-10秒鐘,再啟動,這是由于鑰匙門打開后,汽油泵就開始工作,使油壓及噴油量進行調整,因此,幾秒鐘后再啟動以保護新車發動機;2、忌緊急制動:緊急制動不僅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沖擊,還會加大底盤和發動機的沖擊負荷,在初次行駛的300公里內,最好不要緊急制動;3、避免負荷過重:新車在磨合期如滿載運行,會對機件造成損壞,因此,在初次行駛的1000公里內,國產車不能超過額定載荷的75%-80%,
進口車不能超過額定載荷的90%,另外,為減少車身和動力系統負荷,應選較平坦的行車路面,避免振動、沖撞或緊急制動;4、忌跑長途:新車在磨合期內跑長途,發動機連續工作的時間就會增加,易造成機件磨損;5、勿高速行駛:新車磨合期內有速度限制,國產車一般在40-70公里/時內,進口車一般在1000公里/時內,當油門全開時,車速不能超過最高時速的80%,且在行駛中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表和車速表,確保發動機轉速和車速在中速工作,一般情況下,磨合期發動機轉速應在2000-4000轉/分;6、使用優質汽油:新車在磨合期內使用的汽油不能低于廠家規定的標號,應盡量添加優質的汽油,切勿添加抗磨損的油精,以免里程數已夠而磨合不足;7、忌提前拆除限速片:限速片是裝在化油器與進氣管間的節流裝置,車主不能提前將它拆除,應等新車行駛1000公里后,在保養良好的情況下再將它拆除;8、及時換擋:及時換擋是為了避免高擋位低轉速和低擋位高轉速行駛,不要長久用一個擋位,也不要在各個擋位使車速達到極限,一般而言,各擋位時速控制在頂速3/4范圍內,具體為:1擋25公里、2擋40公里、3擋60公里、4擋90公里、5擋100公里;9、正確調整點火系和供油系:這樣能解決因安裝限速片而造成的真空省油器發生的變化,提高磨合期的經濟性。另外,為了使新車機械系
新車磨合期一次最多跑2500公里吧。所謂磨合,一般人的誤區就是磨合發動機,這是不全面的。新車磨合最關鍵的實際上是兩個目的:第一要達到人車結合、第二才是車中各部件的結合。磨合沿著兩條主線,一條是動力線:發動機(動力和潤滑系統)、傳動系統(離合與齒輪箱)、隨動及轉向系統(目前主要是助力轉向系統)。另一條主線是剎車系統:剎車
油路、剎車碟和盤的平整接觸、剎車鼓和剎車蹄片的平順接觸。
新車磨合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