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選用“隨機手冊”推薦的機油。國產或進口品牌機油都能滿足它的使用要求。
建議你用全合成的5W30機油,以美孚的5w30機油為例,全合成機油340元+機濾25元+工時30元=395元(每年及10000公里保養);礦物油150元+機濾25元+工時30元(每半年及5000公里保養)*2=410元,顯然用礦物油要付出更多金錢和時間,而且也不環保。
原廠的機油,質量有保障。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英文名稱:Engine oil。密度約為0.91×103(kg/m3)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作用。被譽為汽車的“血液”。機油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議使用基于第四類基礎油PAO基的全合成機油。5萬公里以內,使用5W-30黏度等級即可,5萬公里以上建議使用5W-40或PAO含量更高的0W-40黏度等級。基于PAO基的機油,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孚1號機油。個人不喜歡殼牌,灰色殼牌是第三類基礎油加添加劑達到第四類基礎油性能的機油,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原生全合成”機油。至于藍色殼牌,它是礦物油,不建議使用礦物油。至于價格,由于渠道不同價格也相差甚遠,只要不買水貨,東西不是假貨,就行了。
換機油注意三大要素,其中還有些細節注意事項,詳細如下:
一、何時該換機油
新車在一般駕駛情況下,如果用合成機油,基本上可以每1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有些甚至可以拖上2萬公里。汽車維修專業人士認為,“一般駕駛”指的是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很少停停走走。但如果常在城市駕車,走到哪里都有紅綠燈,動不動就塞車,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數又不超過十幾公里,這種駕駛法屬于“耗損性駕駛”。在“耗損性駕駛”情況下,引擎磨損比較大,對機油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建議最好縮短更換機油的間隔時間,才能有效保護引擎。提示:平時很難通過肉眼或者觸摸來決定機油是不是該換了,不過在長期使用之后,機油會累積大量雜質,如果不及時更換新油,這些雜質久了就會磨損引擎,縮短車子的壽命。二、選購如何選擇機油
選擇好的機油,能讓車子更耐久,更有動力。好的機油,尤其是全合成的機油除了能保護引擎,減少換油的次數外,也能節省汽油開銷。所以,它的價格比普通油貴兩倍,是許多車主的最佳選擇。一般情況下,選擇機油要注意以下四要素:
1、選擇機油應根據發動機的要求進行選擇,既沒必要在要求較低的發動機上使用過于高級的機油,也不能將較低級的機油使用在要求較高的發動機上。2、應盡量選擇多級油,多級油由于節省、壽命長、高效,對發動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基于多級油的特性,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過早發黑、機油壓力較普通機油小的現象,均系正常。3、一些國產的名牌機油品質相當不錯,而且價格低于進口同類產品很多,可放心使用,沒有必要一味追求“洋油”。4、如發動機狀況良好,且季節溫度較低,應盡可能使用黏度較小的機油,以使油路暢通。如在高溫季節或發動機嚴重磨損的狀況下,選用高黏度的機油則有利于形成油膜,減少發動機磨損。提示:市面上機油品牌上百種,選擇等級好一點的油,雖然貴了點,但對于引擎機件的保護會比較好。三、油量應略低于機油尺上的刻度,不要加的過滿。機油對于引擎的運動來說實在是極為重要,因為它肩負著潤滑和散熱兩大功能。因此,任何時候,對引擎來說,絕不要缺少機油。但過量的添加(超過標尺的上限)其后果很不好。機油過多,會增加曲軸的轉動阻力,降低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并且那些過量機油會竄入燃燒室參與燃燒,造成車輛燒機油、冒藍煙,以至油耗增加。機油燃燒后的殘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非常堅硬)會積聚在燃燒室壁上,減少燃燒室空間,從而降低引擎的壓縮比,同時,也會加速氣缸與活
黃殼機油-10W-40型號足矣!易車網網友為您解答
如果你在氣候很低的環境下,那可以用5W-20的機油,但是,一旦到了溫度超過20度的環境下,必須馬上把機油換掉,否則傷發動機通常情況下,5W-30或5W-40(日本車,個人更建議5W-3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