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費改后車險新條款的內容,2021年車險漲價上浮嗎
2020年9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對于目前車險行業的多個方面作出了調整指導,其中一些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了車險費用。
2021費改后車險新條款的內容
具體的條文大家可以點擊《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閱讀,下面是對汽車保險新規的簡要概括:
1、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產品服務豐富、附加費用合理、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競爭有序、經營效益提升、車險高質量發展等。短期內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
2、提升交強險保障水平,具體包括: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優化交強險道路交通事故費率浮動系數;
3、拓展和優化商車險保障服務,具體包括:拓展商車險保障責任范圍、刪減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提升商業車險責任限額、支持豐富商車險產品;
4、健全商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具體包括:完善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機制、合理下調附加費用率、逐步放開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優化無賠款優待系數、科學設定手續費比例上限。
5、改革車險產品準入和管理方式,具體包括:發布新的統一的交強險產品、發布新的商車險示范產品、商車險示范產品的準入方式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支持中小財險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的創新產品;
6、推進配套基礎建設改革,具體包括:全面推行車險實名繳費制度、積極推廣電子保單制度、加強新技術研究應用;
7、全面加強和改進車險監管,具體包括:完善費率回溯和產品糾偏機制、提高準備金監管有效性、強化償付能力監管剛性約束、強化中介監管、防范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
8、明確重點任務職責分工,具體包括:監管部門要發揮統籌推進作用、財險公司要履行市場主體職責、相關單位要做好配套技術支持;
9、強化保障落實,具體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及時跟進督促、做好宣傳引導。
仔細分析這份《意見》,可以發現車險改革細則針對消費者的改動措施非常多,具體的改動有以下這些:
1、車險額度調整
①交強險責任額度調整:
將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
而無責任賠償限額則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交強險額度的調整在較大的事故中作用體現更高,如果事故是本車有責,而且本車的人員也有傷亡,增加的7萬賠償限額可以減輕不少的負擔。
②三者險責任額度檔次調整:
三者險原來的可選額度范圍是5-500萬,現在調整為10-1000萬,再也不怕路上的豪車啦!有好奇的同學可能會問了:1000萬的三者多少錢啊?據了解,目前各大保險公司還沒開到這么高的額度范圍,最高只是300萬額度要800多塊,估計1000萬額度的費用要過千。
2、商車險保險責任更加全面
②11種附加險責任由車損險承擔。
對于車損險,按照正常的理解應該是車輛如果有什么損壞時可以獲得維修費用賠償,但原來的車損險,刮花了車漆不賠、玻璃碎了不賠、自燃了不賠,跟車損險的名字一點都掛不上邊,就好比明明是一個門診醫生,卻只看感冒不看發燒。
改革之后,這個醫生不僅看感冒發燒,而且喉嚨痛、頭暈也可以看,減少了大家的負擔和麻煩。最重要的是,《意見》指導拓展車損險責任的前提是:基本不增加消費者保費支出!蕪湖~~
3、合理下調附加費用率
一般來說,在向保險公司購買車險的時候,都會被以各種名堂理由收取手續費,雖然這個費用受到監管,但是金額還是不少而且監管不夠嚴。原來的附加費用率上限是35%,改革之后上限下調至25%。
除了調整上限,加強監管也很重要,在改革之前就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規定的上限是35%,但實際能收超過40%。
2021年車險漲價上浮嗎
在2021年,確實車險普遍都上漲了。對此,保險公司的解釋是,保監會在2020年出臺的新政策要求保單數據要上傳同步存檔,上面管理嚴了,所以下頭就只能降低優惠力度了。比如像商業險等險種的折扣比往年少了,所以保險費用就上升了。以前保險公司還會贈送200元加油補貼,出單時還會贈送禮物等,今年也都紛紛沒有了。
增加車險責任、下調附加費用上限等等改革措施,都導致了保險公司的利潤受損,據車主們的反饋,大部分人買保險的費用確實是低了一些,但平時保險公司給的折扣、補貼、禮品什么的都縮了大水,改革之后消費者真的更加省錢了嗎?值得好好算一算。
- 2023年車險上浮標準是指保險公司根據不同因素對商業險保費進行浮動調整的標準,這些因素包括車主的出險記錄、車輛類型和使用年限等。...[詳細]
- 交強險出過一次險第二年上漲多少需要根據出險的類型而定。比如說沒有涉及到傷亡事故的出險,那么交強險的費用就是基礎不變,價格為...[詳細]
- 2023年交強險上浮標準表為第一年發生交通事故以后出險次數為兩次的話并且不包括死亡事故那么第二年的交強險價格會上漲百分之十。如果...[詳細]
- 連續兩年出險到第3年的保費會在第2年的保費基礎上有所上漲,但是到底上浮多少,不同的保險公司上浮的力度是不一樣的,具體的是要以...[詳細]
- 交強險相信是每一位車主都比較熟悉的一種車輛的強制性保險,要買車就需要給車輛交納交強險,這是國家的硬性規定。交強險出險一次,...[詳細]
- 車牌變更不影響保險使用,不過為了后期可以查詢車險或保單信息,車輛更換牌照后,最好還是攜帶證明前往保險公司進行更正。如果只換...[詳細]
- 如果是交強險出險一次(無人員死亡),則第二年保持基準保費950元/1100元,但如果是發生人員死亡事故的出險,下一年的保費優惠會被清...[詳細]
- 相信大伙已經知道,一旦車主出險,勢必會造成第二年保費的影響。今天車主指南就帶大伙兒具體了解下車險上浮的標準,以及出險后下一...[詳細]
- 如果是幾百元的磕磕碰碰可能很多車主就會自掏腰包了,反正保險出了,第二年沒有優惠是一樣的道理。不過有些車主就沒有這么幸運了,...[詳細]
- 汽車保險費用上浮率以及規定: 出險2次的保費上浮25%、3次的上浮50%、4次的上浮75%、5次的保費翻倍。車輛保險 上浮標準就有其重要的作用...[詳細]
- 汽車保險出一次險交的保費: 一般車輛交強險不出險的情況下第2年打折10%,第三年20%,第四年(也就是連續3年未出險)打折30%就是最低折...[詳細]
- 2023年,針對車險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第四次車險改革全面啟動,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和標準。讓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 首先...[詳細]
- 車主、保險公司、車險制度三者之間在某些方面長期存在著矛盾,收費得不到監管、競爭存在著不良行為、制度得不到完善,整個車險市場...[詳細]
- 出險一次后第二年車險保費上漲的漲幅會有所不同,具體保費如何上漲讓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看。 一般來說,如果車主在一年內只發生了一...[詳細]
- 出險后第二年車險保費上漲的具體漲幅因保險公司政策、個人駕駛記錄等多種因素而異,接下來就以交強險和商業險為例進行分析。 1、一...[詳細]
- 車險出險3000元,下一年貴多少需要根據該出險是第幾次,同時出險的3000元是不是屬于死亡類型賠償,最后就是還要根據出險的保險類型而...[詳細]
- 出險8000元,第二年的保費漲多少需要根據出險的次數而定,如果只是出險了一次那么第二年的保險費用就是原價,但是不能享受優惠。比如...[詳細]
- 車損險用了以后第二年的費用會漲價多少需要根據出險的次數而定,也就是說車損險出險次數越低可享有的車損險費用折扣越多,若發生交...[詳細]
- 玻璃出險第二年不一定要漲價一千多塊錢,因為玻璃險屬于車損險的一種,也是商業保險的一部分,只要玻璃出險那么相當于使用了商業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