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正面臨大洗牌,也許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品牌?
汽車行業洗牌,好像這樣的話題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但今年,似乎出現的頻次會更高一些。隨著東風雷諾合資僅僅六年左右的時間便在前段時間宣布退市,落得個草草收場的下場,眾泰汽車董事長金浙勇因為九萬多元的欠款而被限制消費,國內汽車行業最近的動態好像在表明今年就是一個活火山活躍的年份,隨時可能噴涌出更新、更熱的熔漿。
乘聯會秘書長崔先生曾就雷諾退市發表過觀點:“雷諾退出中國市場,體現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優勝劣汰的淘汰期。”而上汽集團也曾作出“弱勢品牌面臨淘汰出局”的行業格局預測評價。種種跡象似乎都坐實了今年汽車行業將會迎來一輪業內大清洗的事實。
疫情的到來更像是催化劑
2020年的開局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可以說頗為不順。汽車行業遭受到的影響同樣巨大,停產、停工、滯銷、虧損;成為了本年度汽車行業開年的關鍵詞,但汽車行業的洗牌并不全然因為疫情的影響,盡管在疫情影響之下,中國車市的連續嚴冬期被迫延續進入了第三年,但是從反方面來看,這一次的黑天鵝事件卻變相地成為了汽車行業洗牌的催化劑。
例如眾泰的問題其實不是今年因為疫情的爆發才產生的問題。早在2019年年中,眾泰“停產”甚至“倒閉”的新聞就不止一次的出現過,而疫情的原因,原本存在的問題被進一步放大了而已。而眾泰汽車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產品形象,相信不需要再多做什么說明,當自主品牌的競爭從仿造車型的上市堆砌銷量向自主研發設計拼硬實力的方向轉變之時,眾泰汽車已經顯示出疲態,也可以說它的慘淡對于這個行業而言并不意外。
除了眾泰之外,華泰、力帆、君馬、或者被人譽為加油站合作伙伴的納智捷、號稱造出跑車級電動微型車的賽麟等等,幾乎都在面臨著退市或者倒閉的風險,這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無論從產品的曝光度還是從企業本身而言,上述的這些品牌和企業,放在這個市場中的存在感未免有些太低了些。
中國汽車品牌多-但中國汽車并不多
單純從全國性的汽車保有量來看,中國的汽車市場其實尚未到達飽和期,甚至“飽和”這個詞對于整個中國汽車市場而言或許都言之尚早。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年初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615億輛,比2018年年末統計數據增加2122萬輛;其中私人乘用車保有量增加1905萬輛。
看全國統計數據看似很多,但是現實情況中國的汽車和汽車品牌很多,但中國人的車卻不多;評判一個國家是否是“汽車大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便是“每千人汽車擁有量”,據統計,2019年的中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為173輛,這個數字排在南非、伊朗、巴西后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國家的人均GDP都要比我們中國低,排名第一的無疑是美國,千人汽車擁有量為837輛。
提及這個數據的主要目的在于說明,其實就單獨從汽車數量來論,我們國家仍舊處于一個增長空間極大的環節,雖然看似現如今的一二線城市已經開始執行各種各樣的汽車限購、限行措施來控制道路擁堵,但其實在高消費能力地區的背后,依然還有很大的一片競爭藍海在等待著車企們的發掘。中國國內包含合資品牌在內的上百個汽車品牌,數十個汽車企業(集團)自然也深知這其中的道理,如何開墾更廣闊的市場依舊是企業家們每一年的年度計劃提案中的重要議程,但所有的車企都要面臨相同的考驗,便是市場淘汰的機制。
留下的,只有精英
實話說中國汽車市場中的企業競爭非常激烈。或許放眼整個世界來說,可能沒有哪個國家的汽車市場會有如此嚴酷的競爭環境,除了各大傳統國際車企在國內的合資品牌之外,中國本土的傳統造車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同樣在分食這個市場。因為國家對于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仍然巨大,特別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成立和工廠的投建,盡管叫囂了許久的補貼退坡,但實際上在市場端,新能源汽車(包含傳統和新勢力)都在受著優待。而在這呈現三角形的競爭關系下,海外車企(合資)、傳統本土車企和新勢力,彼此之間都賦予著對方局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面對著諸多的機會。
換句話說,未來數年內,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品牌相繼倒下,同時也會看到有某些品牌逐漸成為市場中的主流,這是市場優勝劣汰原則下必然的過程和結果,而能夠存活下來的,必定是精英,就例如手底下子品牌眾多的大眾集團和通用集團,也許在某些特例產品表現得不如人意,但這兩大集團,想必誰都不會認為他們是汽車行業中的“弱勢群體”。
正如當年提出的“趕英超美”的一般,歐美國家的任何一個單一市場,汽車品牌或許都不如中國汽車行業這般密集,刨除合資品牌之外,本土品牌是否需要像現在這般百花齊放?筆者的觀點是并不需要,現如今的市場雖然看上去品牌繁多,車型也有非常多的選擇,但其實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在汽車生產全球化、供應商體系成熟化的前提下,不同品牌使用相同產品的現象屢見不鮮,舉幾個例子:博格華納的四驅、博世的ESP、愛信的變速箱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配件產品早已經布局在各個品牌的車型當中,但消費者很可能只買A不買B,最終導致B車型和品牌無奈退市,這又是為何?
這就涉及到品牌、口碑、質量品控等等在車型本身以外的更關鍵的因素,是否能讓消費者覺得靠譜。但也許,這也正是汽車企業成長,國內汽車市場環境變得更好之前的必經之路,中國汽車要成為世界汽車工業史上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品類,或許就需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洗牌”,才能真正地實現從汽車消費大國到汽車工業強國的角色轉變。
- 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近年來由于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的趨勢愈發強烈,逐漸成為汽車廠商發布新概念產品的舞臺,而且大有汽...[詳細]
- 早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會上,蔚來創始人李斌就透露,旗下的第二個子品牌阿爾卑斯計劃最快在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發布,并計劃在...[詳細]
- 今年的大環境有多糟糕,相信各位混跡于各行各業的朋友應該都比我清楚吧?本就處于寒冬的車市,在疫情的進一步打擊之下,有不少原本...[詳細]
- 蔚來(NIO)總部位于合肥,自2018年9月12日上市以來,已經從當初的造車新勢力變成逐漸茁壯起來的臘肉了。蔚來的6個初代創始人是李斌、...[詳細]
- 美國的《消費者報告》作為 業界最權威的測評機構之一, 每份榜單對于消費者的參考意義都是非凡的,尤其是汽車品牌的排名,這份榜單...[詳細]
- 你要是問我世界上哪個品牌,是最具理工男浪漫的,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是斯巴魯。 這個日系品牌可謂是把理工男的悶騷特質體現的淋漓...[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2022年1月26日,車主指南通過相關渠道獲悉:特斯拉將起訴某音短視頻平臺大網紅陳振罡(賬號名:小剛學長),起...[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2021年12月22日,長城汽車旗下的坦克品牌在微博官方賬號上發布了坦克300經銷商違規行為的公告,公告表示河北某汽...[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2021年12月10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了一則關于豐田汽車召回將近90萬輛汽車的消息,本次...[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早在2019年,眾泰的各個汽車生產基地都幾乎陷入了停產狀態,隨后公司便被爆出存在破產的風險,企業在2020年開始...[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 有媒體報道稱,馬自達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了長安馬自達收購一汽馬自達的申請,不過消息還未得到馬自達官方確...[詳細]
- 若不是因為芯片供應緊張影響到車輛生產,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留意汽車芯片這樣東西,現在的汽車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一輛車上有十幾個芯...[詳細]
- 【車主指南 新車動態】2021(第二十三屆)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已經確定將于2021年6月12日-6月20日舉辦,地址是重慶市渝北區悅來大道66號重...[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5月28日,曾經申請破產重整的北汽銀翔將名字變更為北汽瑞翔,并將在6月12日的重慶車展上舉辦品牌發布儀式,同時...[詳細]
- 6月5日,碳達峰碳中和北京行動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辦,會上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關于北京出臺禁售燃油車政策的建議引起網友的熱議,本來...[詳細]
- 近日有網友稱,特斯拉在微博注冊了一個名叫特斯拉法務部的賬號,簡介為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并且得到了官方認證,在特斯拉因為一系...[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5月19日,有媒體曝光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公布了三組新的車牌樣式申報信息,申報的專利權人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2021年2月19日,網上有傳聞稱小米集團要涉獵電動汽車制造當中,此消息導致小米的股份在當天上升了12%,收盤時漲...[詳細]
- 【車主指南 行業資訊】2021年1月15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20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車市在2020年的走勢是先抑后揚...[詳細]
- “車圈勞模”魏建軍,青年節直播請高管、媒體一起露營喝咖啡
- 數智時代新選擇!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11.99萬元起
- 皓影0幀絲滑起手,早高峰也能開出多巴胺畫風
- 為用戶而變!魏牌全新“雙山”登陸2025上海國際車展
- 數字化技術破局汽車產業,Unity中國攜三大創新閃耀上海車展
- 入門即滿配!比亞迪宋Pro DM-i限時鉅惠,殺入9萬級,手慢無
- 哈弗品牌開啟新能源四驅時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驅車型!
- 智己汽車發布線控數字底盤技術,開啟“具身智能”新時代
- Max版入門即高配,暗夜騎士版智美新生
- 12.49萬起!捷途自由者汕頭上市,“可城可野”新方式
- 喝一口啤酒一個小時能吹出酒駕么?
- etc扣費記錄在哪里查詢
- etc裝在車上哪個位置最佳
- 學手動擋車學費多少錢
- c1駕駛證10年到期換證需要體檢嗎
- 車齡12年車還能跑高速嗎?你好
- 幾萬塊錢買什么二手車好
- 儀表紅色三角形一個感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