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L9的NVH開發過程中,可以說李想一直在充當著產品經理或質檢官的角色。因為對L9增程器噪聲轟鳴非常不滿意,要求指標要全面超越X7,團隊負責人立下軍令狀后完成了該目標;因為普通人都聽不到的空調的hiss音,就算臨近量產,再增加成本李想也絕不妥協。理想L9的成功,是李想驅動著團隊向前走的成果。但是,到理想MEGA時,這種驅動力就從李想個人,變成了NVH團隊內部的體系驅動。從理想L9到理想MEGA,產品的驅動形勢也發生了從增程到純電的轉變,也正是這一轉變,給NVH團隊帶來了很多行業標準之外的超綱難題。
俗話說,老師傅還要學新東西,才能不被淘汰。但對于剛在理想L9上獲得成功的NVH團隊,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在開發L9的過程中,理想NVH團隊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全面領先行業的開發體系,相比同行只做幾種特定時速、特定路面的NVH開發,理想NVH團隊不僅做到了全速域、全工況開發,還做了全溫域NVH開發,尤其是行業罕見的低溫NVH開發,以及雨打聲、石擊聲等幾乎覆蓋所有出行場景的NVH開發。所以,在接到理想MEGA靜謐性開發的任務后,團隊認為只需照著L9按部就班就行,完全沒有意識到動力形式的轉變,竟然會給團隊帶來“當頭棒喝”的打擊。
就算供應商不配合,也要解決MEGA散熱風扇問題
理想MEGA是純電車型,雖然沒有了增程器這個聲源,但是MEGA的5C超充,卻給團隊帶來了從沒有想象過的挑戰。而且作為行業里第一款超充功率達到500千瓦以上的量產車,MEGA的開發其實很多時候就和之前開發理想ONE一樣,理想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比如熱管理系統,在超充的時候,車輛的散熱需求會非常大,只有把電池溫度維持在合適的區間內,才能把充電功率保持在400kW,甚至500kW以上。所以理想MEGA配備了一個功率1100瓦、直徑535mm的大風扇。這么大功率的風扇是第一次用在一臺家用純電車型上,之前基本上只有大排量柴油車才會使用,多數是一些皮卡、貨車,對于噪聲的音量和聲音品質都沒有太多要求。但是,理想從供應商那邊拿到成品試裝之后,發現高轉速下風扇的聲音就像一臺小摩托,發出“突突突突”的聲音,NVH團隊接受不了這種聲音。
于是,理想NVH團隊就去找供應商溝通改方案,這家合資供應商也是業內絕對的頭部企業,一開始不太接受理想的要求,并反饋給理想NVH團隊說,他們也在給奔馳GLE、路虎攬勝這些車型供應這種量產的大功率風扇,別家都沒提過這類問題,覺得理想是在吹毛求疵,不愿意提供優化方案。眼看供應商無法解決,理想NVH團隊就打算自己做仿真、出優化方案,結果第一步就又遇到了困難。供應商表示風扇葉形需要保密,數據不對主機廠公開,但經過幾輪周折和多次的溝通、協商,團隊才終于拿到數模。理想團隊基于原方案,對葉片數、葉間距、葉片形狀,甚至擋風罩的形狀,都提出過新的優化方案,在反復的仿真、樣件驗證之后,團隊找到了現在的九片仿生波浪形葉片的方案。最終,風扇的突突聲不僅消失了,而且現在5C超充的時候,用戶坐在車里完全可以用正常音量交流;雖然是520kW的5C超充,但車內的噪聲卻能達到和250kW的Model Y一樣的靜音水平。
雖然供應商和理想NVH團隊在一起開發的時候沒少抱怨辛苦和麻煩,甚至半開玩笑地說,理想要求太高,再也不接理想的項目了,但到MEGA實車落地量產,而且NVH水平到處霸榜,獲得用戶、媒體一致好評時,供應商和理想NVH團隊都感到高興、自豪。
為解決MEGA座椅抖動,既要、還要、更要
作為理想的第一款純電車型、第一款MPV,除了5C超充這樣的領先技術,MEGA也是理想汽車所有舒適科技的集大成者。說起舒適性,理想的大沙發是用戶特別喜歡的,大家都覺得很軟很舒服,特別是MEGA,感覺坐進去之后,就絲毫感覺不到路面的起伏顛簸。其實,對于MEGA座椅抖動的抑制,理想NVH團隊曾花費了超長的時間進行攻關。在這個過程里,團隊不僅要抑制振動,還要保證車輛的操穩、耐久度、安全性,而且在MEGA上,因為是純電車型,還要控制好重量,避免續航問題。所以,雖然只是優化一個座椅的舒適性,卻涉及到各個部門,部門之間經常要爭論。NVH團隊不僅是一個特殊的團隊,也是協調、拉通各個部門一起解決問題的高手,面對很多問題,NVH團隊無法單獨解決,需要迅速拉通各部門一起攻堅。
當時理想座椅團隊提出的意見是從底盤上解決振動的傳遞,也就是提高隔振性能。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讓底盤變得更軟一點。但是底盤團隊不接受,因為這樣會影響操控穩定性,不愿意讓步。兩個團隊都有各自的堅守,無法再討論下去。最終,NVH團隊考慮換個思路,能不能通過改變座椅骨架的結構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把座椅的頻率調低,讓座椅和底盤的頻率錯開。想法很不錯,但這樣也有問題,因為這個方案會減弱座椅骨架的結構強度,犧牲安全性和耐久性,這也是團隊不能接受的。
最終,團隊經過底盤團隊、座椅團隊、結構安全團隊的研討,采取了在座椅骨架上吸振的方式,才最終解決了問題。其實平衡各方、達成共識、解決打架,這個事情是不難的,難點在于,部門之間達成共識的方式不是讓某一方妥協,而是真的既要、又要、還要,每一項都要做到最好。
理想MEGA的三排靜謐性平權運動
每一項都要做到最好,不僅表現在座椅上,MEGA的第三排玻璃也是一個極端的案例。在行業主流MPV中,三排位置的后側圍角窗基本上都是普通鋼化玻璃。在最初的設計階段,理想NVH團隊也對標了行業內所有主流的MPV和SUV,絕大多數車型的后側圍角窗都是采用鋼化玻璃設計,甚至有些車型應用了樹脂玻璃,因此理想也借鑒了主流的鋼化玻璃方案。
可是,到了仿真階段NVH團隊就發現,隱藏式滑軌空腔和角窗亮條臺階位置,會在氣流的沖擊下產生高頻聲源;大面積的鋼化玻璃存在“高頻耦合頻率區間”,在耦合頻率附近會透聲更多。由此,理想NVH團隊對于角窗臺階進行斜坡優化,并補充滑軌內腔密封,減少了一部分的高頻聲源;但是玻璃耦合頻率區間內的隔聲不足,始終存在風險。實車出來后,三排側窗附近的風噪仍然不能讓團隊滿意,很影響駕乘舒適。很多人會認為,第三排不舒適是行業和用戶普遍默認的,第二排尊貴,第三排不如第二排很正常。但理想NVH團隊想解決用戶在一家人出門上車時,一家之主決定要讓誰去做第三排的尷尬問題。理想NVH團隊決心要達成三排平權,噪音問題一定要解決。
在攻堅日戰會上,團隊提出了一個更昂貴的解決方案,就是要更換材料,使用聲學夾層玻璃(PVB聲學夾層玻璃隔聲能力更強,且不存在“高頻耦合頻率區間”)。但此時很多車身內外飾硬模都已經開工了,更換聲學夾層玻璃的費用是巨大的,因為MEGA三排車窗的面積非常大,且還沒有開模。而且,新方案還沒有經過實車驗證,只有理論分析和玻璃臺架的驗證結果支持。當時,理想NVH團隊的負責人展現出了敏銳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決策力,并最終決定,即使增加費用也要將三排側窗改為聲學夾層玻璃,確保三排乘客能夠享受到和其他位置同樣的靜謐體驗。這項決定,也讓MEGA的單車成本提升到之前的近1.5倍。
事后證明,當時NVH團隊負責人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理想MEGA交付后,NVH團隊看到一車主發短視頻說:還有什么比“看到一家老小一上車就能睡著”更幸福的事呢?這也讓團隊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如果當初他們選擇漠視三排噪音問題,必將成為現在的遺憾。事實上,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睡眠,也會影響孩子、成人、老年人的各種身心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噪音污染列為僅次于空氣污染的環境威脅,不僅會引發聽力損失、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等,還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等問題。
好的NVH是好產品的一部分,NVH團隊的成長,也是理想汽車全體研發部門成長的一個縮影。在理想汽車野蠻生長的過程中,每一個研發人員都在為創造出讓自己自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付出,這也是理想區別于很多傳統廠商的差異點。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也許正是這些差異點,讓理想汽車成為了更多用戶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