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截止目前,比亞迪尚未官宣今年明確的銷售目標,但有兩個大的方向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要衛冕年度銷冠,二是力爭銷量能做出一個亮眼的新紀錄。

為了實現這兩個大目標,比亞迪今年可謂是動作不斷,尤其是結束春節假期后的2月份,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比亞迪就給我們上演了一出“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的精彩節目。

首先是2月1號,比亞迪選擇提前發布月度銷量,與新勢力品牌同一天公布上月銷量成績,給各位“新勢力小朋友”上點對抗。

而后在2月10日,比亞迪更是放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上市了2023款 PLUS DM-i車型,直接將入門版本價格壓到10萬以內,甚至喊出了要“顛覆燃油”的口號,在車市和媒體圈引發了一場強烈震動。

一款9.98萬的DM-i車型,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這其中誰會歡喜,誰又發愁?今天的文章就給大家捋一捋這個熱點事件。

關于2023款秦 PLUS DM-i車型的相關信息,可以回看我們每周末更新的新能源資訊。《比亞迪降價,特斯拉漲價,賈躍亭新車回國丨一周新鮮事》

01

刀法精準

不少在業上取得豐碩成果的企業,往往都擁有一項必殺技——“精準的刀法”,這在電子產品和汽車市場之中尤為顯著,作為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榜一”大哥的比亞迪,自然也精通這門“手藝”。

但與以往其它品牌利用“精準刀法”讓消費者多掏錢,買自家更高階、更昂貴的車型不同,比亞迪這次在秦 PLUS DM-i上所使用的“精準刀法”,則是想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9.98萬的入門版車型上。

與以往合資品牌推出一個幾乎不排產,配置不堪入目的“超級乞丐版”,拉低車系起售價不同,秦PLUS DM-i 55km領先型這個最低配入門配置,比亞迪是真打算產,也真打算賣!

首先是產能,據終端市場分析人士透露:

“比亞迪這次跟門店承諾秦PLUS DM-i車型9.98萬入門版,將全量供應,這極大的穩定終端的銷售信心。”

這表明比亞迪不僅僅是把“9.98萬”作為宣傳噱頭,更是想將這個售價作為提升車型銷量的“推進器”。

其次是配置,以往合資品牌為了拉低起售價,而特意設計的“超級乞丐版”,其配置水平之低,往往能直觀地勸退絕大部分消費者。

但仔細查閱2023款秦PLUS DM-i的配置表,這臺入門版車型主打的是實實在在的性價比。

首先是動力配置,秦PLUS DM-i以純電續航里程作為劃分,推出55km、120km兩個純電續航版本,共計5款車型。包括入門版在內,兩個版本車型除了電池容量相差10kWh,電機功率相差13kW以外,其余動力配置均保持一致。

花10萬不到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臺擁有電驅駕駛感受、饋電油耗3.8L、百公里加速7.9秒、綜合行駛里程1,245km的A級家轎,在動力體驗、燃油經濟性上全面領先同級別傳統品牌燃油車型。

也就是說,9.98萬的入門款55km領先型,其動力配置并沒有做特殊“閹割處理”,與售價為11.58萬的55km超越型完全一致。

其次是被動安全和輔助配置,以往不少品牌的“入門車型”,被動安全配置和輔助功能是減配的“重災區”。只有兩個安全氣囊、減配駐車雷達、倒車影像的現象比比皆是。

而這臺入門款秦PLUS DM-i,卻依然標配了胎壓檢測、6安全氣囊、后雷達、倒車影像、電子手剎、自動駐車等配置,即便是這臺不到10萬的入門車型,在安全配置上依然沒有絲毫含糊。

在舒適配置上,這臺入門款車型,還標配了無匙進入、無匙啟動、自動大燈、真皮方向盤、8.8英寸液晶儀表、10.1英寸中控屏、遠程啟動、自動空調、后排出風口。

秦PLUS DM-i入門版這樣的配置水平,對比一眾起售價更高的合資品牌同級別車型,配置優勢相當明顯。

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作為全車系的入門版本,在售價更低的情況,這臺55km領先型必然要對配置作出取舍。

在這一點上,比亞迪的“精準刀法”就給這款入門版車型,不俗的性價比進行了“兜底”。

與售價為11.58萬的55km超越型相比,這臺售價控制在10萬以內的55km領先型入門版,在配置上主要減去了360影像、天窗、主駕電動調節、遙控移車、無線充電面板、后排座椅中央扶手、雙區空調,這幾項輔助/舒適性配置。

客觀上看,缺少這幾項舒適性配置的影響,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自行評估。

但就入門版車型標配的配置,與拔掉的配置相比,可以看出比亞迪的策略是優先保留日常用車會高頻使用、對用車體驗影響較大的配置,舍去進階配置,以達到在售價和使用體驗之間的兼顧。

因此,我個人認為,入門版車型配置在比亞迪“精準刀法”的加持之下,有著極高的性價比。這也是售價一經公布,便引起市場和網絡輿論轟動的「產品力基礎」。

而從60%的客戶進店就明確表示,要看9.98萬入門版本的車型的終端市場反饋來看,比亞迪的定價策略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02

銷量“顛覆燃油”

關于比亞迪2023年的銷量目標,網上有著許許多多“路邊社”消息,300萬輛、400萬輛各種預測、傳言不絕于耳。

而根據乘聯會專家團隊的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同步增長約23.4%。

因此,不論比亞迪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300萬輛還是400萬輛,其銷量增幅都將遠超新能源市場自身的總體增長。

既然新能源市場存量市場的空間,不足于滿足比亞迪的發展需求,那么要完成年度目標,比亞迪就必須積極開拓增量市場。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比亞迪而言,這個增量市場在哪呢?

其實答案近在眼前,對于比亞迪這樣一家新能源品牌,在乘用車市場內,若拋開自身所處的新能源存量市場,這個增量市場就已經再清晰不過,那便是——傳統燃油車市場。

為此,比亞迪在2023款秦PLUS DM-i 上市時喊出了“油電同價,顛覆燃油”的口號,目標明確、行動清晰。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秦PLUS DM-i 上市,吹響了比亞迪與傳統燃油車品牌全面開戰的號角

而比亞迪在這場大戰中開出的“第一槍”,就是9.98萬的秦 PLUS DM-i。

這一槍要打誰,子彈奔誰去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終端市場的情況反饋。

據終端市場分析人士的數據:“在10個到店了解秦 PLUS DM-i的客戶中,4個對比卡羅拉雷凌,3個對比驅逐艦,3個對比軒逸。”除了30%對比比亞迪自家產品,其余70%的消費者對比的對象均集中在卡羅拉、雷凌、軒逸,三款日系品牌A級家用轎車。

而在目標明確并開出“第一槍”后,現在就需要評估“打擊效果”了。

2月15日,比亞迪官方公布,2023款秦PLUS DM-i僅上市5天,就斬獲了25,363輛的銷量成績。

如果以乘聯會公布的,1月份乘用車銷量數據作為參考,三款目標車型在上個月的銷量為:日產軒逸23,507輛,一汽豐田卡羅拉12,509輛,廣汽豐田雷凌9,619輛。

也就是說,新款比亞迪秦PLUS DM-i上市5天的銷量,就已經超越軒逸1月份的整月銷量,更是超越了卡羅拉+雷凌1月的銷量總和。這樣的銷量表現,對于同級別燃油車“壓迫感”十足。

03

產品力壓倒性優勢

銷量是需要產品力作為支撐的,比亞迪秦PLUS DM-i在銷量取得碾壓性的態勢背后,必定是產品力的壓倒性優勢。

相較這些日系品牌燃油A級家用車,秦PLUS DM-i的產品優勢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是政策優勢,基于我們的社會實情出發,在絕大部分消費者的購車考量因素中,牌照政策、稅費政策依然是放在靠前位置的考量因素。

雖說國家新能源車型購車補貼已經在今年完全退出,但購置稅免征、一二線城市牌照政策傾斜的政策優惠依然存在。

尤其是購置稅免征,對于10—15萬區間車型的目標消費群體,他們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相對更高,7,000-10,000的購置稅費用,在購車成本中的占比也相對突出。

因此,免征購置稅的秦PLUS DM-i在現行政策傾斜之下,自然會吸引目標消費群體更多的關注,以及獲得產品以外的特殊優勢加持。

其次是產品力優勢,配置層面的優勢上文已經作了具體分析,秦PLUS DM-i通過比亞迪的“精準刀法”讓9.98萬的入門版本極具性價比優勢。

而在動力方面,比亞迪的DM-i動力系統,相較于日系三個主要競爭對手的純燃油或HEV車型,不論從數據還是實際體驗,同樣具有壓倒性優勢,這一點是經過了大量消費者的長時間使用考驗。

即便在PHEV車型的最大短板——饋電狀態下,比亞迪的這套DM-i動力系統,在饋電狀態下的動力響應、油耗表現,相比純燃油車型依然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在秦PLUS DM-i這樣的“五邊形戰士”戰士壓制下,同樣A級轎車市場競爭的傳統車企,或許只能成為比亞迪開拓增量市場的其中一款拼圖,讓出原本屬于自己“基本盤”的市場份額。

04

一套組合拳

對于比亞迪而言,秦PLUS DM-i現階段在銷量上的亮眼表現,只代表其在A級家用車市場成功開拓出了增量市場,但這完全不足以填滿比亞迪對于增量市場的缺口,來實現今年的銷量增長目標。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在往后的一段時間里,嘗到甜頭的比亞迪,可能將在其它車系的入門版本上繼續沿用這個戰術,利用自身的產品力優勢和成本優勢,瘋狂蠶食純燃油車市場。

就在2月13日,工信部已經披露新款 Pro DM-i的申報資料,這款新車是否也會推出一個超高性價比的入門版本,我們很快便會見分曉。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东港市| 潍坊市| 东丰县| 察雅县| 湖南省| 沾化县| 霍邱县| 铜陵市| 蒙阴县| 高雄市| 喀喇| 金沙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浑源县| 凭祥市| 武安市| 分宜县| 措美县| 娱乐| 玉林市| 尼勒克县| 乌拉特后旗| 加查县| 鄂伦春自治旗| 白朗县| 二连浩特市| 邛崃市| 河东区| 富裕县| 安图县| 新巴尔虎左旗| 青川县| 福泉市| 理塘县| 惠来县| 阳东县| 阳江市| 汾阳市| 阿巴嘎旗|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