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MFA平臺有什么特別?看看奔馳CLA的底盤結構就知道
奔馳CLA基于奔馳的MFA平臺打造,采用的是前置前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前懸架是麥佛遜獨立懸架,后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最小離地間隙為120mm。
駕駛感受
舒適性一直都是奔馳旗下車型所追求和偏向的,這種舒適來源于扁平率比較高的厚輪胎以及對震動具有較強過濾能力的懸架系統。但是作為一款轎跑車型,CLA又具有一些運動的駕駛感受,這種感受來源于靈敏的方向以及過彎時很好的懸架支撐力。
前懸架
麥佛遜式的前懸架其實并不會讓人感到太意外,畢竟CLA采用的是前橫置的動力布局。麥佛遜懸架的結構比較簡單,可以給橫置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留出更多的空位。
在不同配置車型上,前輪的規格的40或者45的扁平率,這樣的扁平率對于運動型車來說算高的了,像寶馬M3的扁平率就非常小只有35。扁平率高就意味著輪胎比較厚,這樣車輛的舒適性就會好很多。
后懸架
CLA的后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CLA沒有像奔馳A級那樣還在低配上換扭力梁,全系的CLA都是標配多連桿。不用多說,多連桿的舒適性肯定會比扭力梁更加好,而且也能讓車輛的操控性變好。
四驅系統
CLA的頂配和次頂配都是配備了四驅系統,由于是橫置式發動機和變速箱,所以CLA的4MATIC也是與其他奔馳的有點不同。
CLA的四驅系統是適時四驅,中間差速器是電控液壓多片離合器。這套電控四驅系統會根據加速度、轉角、橫擺率、油門深度等信息判斷車輛狀態,讓前后橋的動力可以在100:0~50:50之間變化,而在正常狀態下,車輛會處于幾乎完全前驅的方式行駛,這樣可以減少動力傳遞到后輪的能量損失,提高燃油經濟性。
- 作為一款硬派越野車,奔馳G級采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前懸架是雙叉臂獨立懸架,后懸架是整體橋式非獨立結構,四驅系統是帶有三把...[詳細]
- 奔馳GLE在奔馳的MHA平臺上打造,采用承載式的車身結構,前懸架為雙叉臂獨立懸架,后懸架為多連桿獨立懸架,全系標配4MATIC四驅系統。很...[詳細]
- 很多朋友都會問奔馳GLC的底盤是不是轎車底盤, 奔馳GLC是在奔馳的MFA平臺上打造的,MFA平臺除了生產GLC這樣的SUV,還生產了奔馳A級,在一...[詳細]
- 奔馳CLS采用的是承載式車身結構,前懸架為雙叉臂獨立懸架,后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助力轉向機構是電子助力并且帶有可變轉向比功能...[詳細]
- 奔馳R級是承載式車身結構,前懸架是雙叉臂獨立懸架,后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助力系統使用的是電子液壓助力,驅動系統是多片離合器...[詳細]
- 奔馳CLA基于奔馳的MFA平臺打造,采用的是前置前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前懸架是麥佛遜獨立懸架,后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最小離地間...[詳細]
- 奔馳B級采用的是前置前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前懸架是麥佛遜獨立懸架,后懸架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架或者多連桿獨立懸架,最小離地間隙...[詳細]
- 奔馳S級采用的是前置后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前后懸架都是雙叉臂獨立懸架,減震機構是氣囊彈簧,最小離地間隙為150mm。 懸架解析 奔...[詳細]
- 奔馳E級采用的是前置后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前懸架是多連桿獨立懸架,配的是電磁減震機構,后懸架也是多連桿獨立懸架,配的也是電...[詳細]
- 奔馳C級底盤概況 奔馳C級采用的是前置后驅或者四驅的驅動布局形式,前后懸架都是多連桿獨立懸架,最小離地間隙為110mm。 駕駛感受 奔馳...[詳細]
- 底盤大致情況 奔馳似乎從來都不會突出自己的車是什么平臺,目前僅知道的就是最新款的A級、CLA、B級、GLA、GLB等車型都是同樣的平臺。...[詳細]
- 開軒逸跑高速當車輛時速達到120km/h時,會覺得車輛有點飄,并且此時會覺得方向盤有點輕。對于駕駛員來說,此時的車輛給人感覺是比較難...[詳細]
- 人們在選擇一款車的時候,除了對車輛的價格、外觀、配置、動力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以外,對于車輛的底盤表現也是十分看重的,畢竟底...[詳細]
- 星瑞是吉利汽車旗下的一款緊湊型轎車,這款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中一貫有著出色的銷量成績,其中星瑞的最新款車型在出色的發動機以及豐...[詳細]